ABOUT US
侦探资讯
您当前位置: 东莞侦探 > 侦探资讯 >

“漏报”意外“发现”诈骗陷阱

更新时间:2021-06-05  浏览数:

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东通讯员何丽华李萌

家人突然分开消失,给家人和亲戚带来了极大的焦虑和担忧。此时,“寻人启事”成为了亲友无限期盼的重要载体。然而,“寻人启事”竟然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。

近日,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审理了一起利用“漏报”诈骗家属的案件。被告人利用受害人急于寻找亲人的意愿,进行多次诈骗“漏报”意外“发现”诈骗陷阱,意图诈骗金额高达25万元。

2020年3月21日,受害人罗某向顺德区北郊派出所报案,称其女儿离开北郊镇一家饭店后失踪。次日,警方通知罗某已在“今日头条”相关栏目发布女儿失踪通知。

生死寻人_微信诈骗,qq诈骗等金融骗局的介绍,互联网金融防骗_寻人诈骗

3月23日下午,罗收到陌生号码的恐吓短信,威胁罗女儿安全,要求罗将5万元汇入指定银行账户。罗接到相关短信后,向公安机关报案。 4月1日,警方在山西省大同市将肇事者龚某抓获。

在这起案件中,罗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。公诉机关查明,2020年3月,龚某在网上购买了多张以他人名义发行的手机卡、银行卡和U盾,并在网上搜索通过追踪信息寻找犯罪目标,然后使用购买的手机电话卡拨打电话、发短信等联系失踪人员家属。家属可以通过虚构绑架失踪人员或提供相关线索,向其汇款。对提前购买的银行账户进行欺诈。

据龚先生供述,他因疫情失业,因此动心以非法手段骗取金钱。他利用互联网在“百度”、“今日头条”等APP上搜索寻人信息,拨打电话、发帖,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近60次,总金额25万元。其中3名受害人在接到勒索信息后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在被捕之前,龚没有收到任何欺诈资金。

微信诈骗,qq诈骗等金融骗局的介绍,互联网金融防骗_寻人诈骗_生死寻人

经审查,公诉人认定被告人龚某利用电话、短信、互联网等电信网络技术,编造事实,进行诈骗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。诈骗金额高达25万元,虽未收寻人诈骗,但数额巨大。对于任何骗取金钱的行为,因为它已经犯罪东莞侦探公司收费标准,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,属于犯罪未遂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266条和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,顺德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

鉴于被告人龚某如实供述涉嫌诈骗罪,对所指控的犯罪行为没有异议,自愿接受认罪和处罚。 2020年7月15日,顺德区人民法院采纳公诉人的量刑建议,判处被告人任工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。

令人欣慰的是,虽然本案的被告人被骗了很多,但最终被骗的人却寥寥无几。大部分受害人在收到敲诈信息后选择报案,最终在犯罪分子未得手前被抓获。

公诉人提醒,如遇亲友失去联系,遇事应保持理智冷静,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发布失踪人员通知等。勒索金钱或“信息费”等,详情请咨询。详细说明对方的地址、要求、联系方式等,注意保存好信息、电话等相关证据材料,并及时向警方报案,以便警方核实信息的真实性。不要着急汇款,或者干脆选择妥协。这不仅会犯罪分子还可以趁机赔钱,浪费宝贵的时间寻找亲人。


侦探资讯

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:130-9737-8133
微信:130-9737-8133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纵大道光辉大厦